sf0120

牆內踟躅

致我的前南友

手机一直提示内存不够,就在我快要狠心删掉微信重装的时候,翻着翻着聊天记录,就想想,还是算了吧,先写写跟前南友的那些日子,然后再挥手做个告别。


初识:缘久情浅

跟他的缘分开始很久了,从上大学就开始了,但坦白说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深情。那时候只觉得,如果可以进去这个地方实习,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所以先从地方小站下手,然后到首都,又从首都回到大本营,最后成为正式的一员。

说它酷,是因为无论他有多少个不同风格的子报,只要有一纸标杆,就足以颠倒众生,堪称一纸风行。就好像有人生了多个孩子,只要有一个成就斐然,就能够一直被念叨“别人家的孩子”,享受着长久的光芒。

也是直到我正式成为他一分子之后,我才体会、了解到,孩子会变会长大的,光芒如果不持续加柴火的话,也会熄灭。

但我终究是幸运的,就算在实习面试时,遇到一个我自认为答的太烂的问题,至今想起都觉得我气场跟那份报纸估计是不符合的答案,我还是被招进去了。跟那张一纸风行的报纸走了一段。

后来,招我进去的前辈也成为了“前南友”,看着这位前辈创业,看着他创业的产品还是一如既往符合他的气质,儒雅又灵动。因为深爱,所以了解,因为专注,所以优秀。

这给我的启示是,如果你不够了解它,那就不能装作了解。如果你真的热爱它,旁人会感受得到。当时的我,只能用事后的专注去弥补我的不够了解,而真正离开了,才懂得怎么开始爱。


转折:一盒巧克力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要我说,这句话用在see's 糖果上,是对的。它家的mixed巧克力确实不知道下一颗会是软心,是太妃,还是果仁。

当我从那里实习毕业后,不算优秀,但至少从不及格的入门到了良好。让我更欣喜的事,我们那一批小伙伴,虽然只是那么十来个,但是,最后从事着相同行业的人不少。究竟是这一段时光塑造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日后的时光。

就我自己而言,那段时光塑造了日后的我,让我认真思考重新去探索一个新的领域。是的,我打算换个专业读了。传媒专业带给我的生活,确实很精彩,可以不停地去接触新事物,你对新事物也很敏感,有着各种好奇。我至今都不否认这个专业带给我的好的习惯,并相信,它肯定能伴随我走得很远。

就是这样让我意识到,可能有更好玩但又不失严谨的学科存在。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这样一小步的跨越,让我知道这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乃至专业性是迷人的。

实习时,墙壁上总悬挂着那句话“在这里,读懂中国”。没错,文字确实可以帮助读懂中国,可是写下这些文字的人是否有能力先读懂,那是第一道关。

我并不是说,每一篇文章都需要专业的论证过程,才能告诉你中国是这样的,只是说,当你试图论证某些问题的可能性,你设问、你去比较,怎样都行,至少逻辑上是行得通的。而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做一个纯粹的记录者而已。

我连研究生选学校,都问询了前辈的意见,是的,他给我很简单的回答,还是很酷,但我会走上这样一条求学路,的确是这段时光替我凿开的一个孔。


稳定:没有工作是每天全新的

在我正式工作前,我很爱跟身边的人说的话是,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因为它每天都是全新的。你可以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每天能够听到各种故事,当然也有可能是事故。这难道不足以让人乐此不疲吗?

可,事实呢?

如果不是查看微信里一个个群组的chat files,我可能不会记得我曾经的作品还有哪些。是的,工作了足足一年四个月,甚至当我辞职后还在忙两件留下来的工作,一直忙足一年半。但我记下来的精彩瞬间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不是每天都是全新的吗,嗯,真的不是的。

你身边的线人不是新的,但是料可能是新的;你的料是新的,但是你的受访者不是新的;题材不是新的,但是写法可以新……

就在这样的新、不新、新旧交替之中,我度过了一年多。

所以说,没有所谓的工作每天都是全新的,我要习惯的是在这样的日复一日的工作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提升点,如果一年前的自己跟一年后还一样,那不是工作内容陈旧、迂腐,那只是自己选择停止学习罢了。

如果说,一年多以后,我还值得庆幸的是,当我拿到一个题目时,我还没有厌倦感。我还是愿意把它当作新的东西去处理,发现当中新的点,不然怎么叫新闻呢。更曾记,有领导(我更愿意称为前辈)在我还未转正时就告诉我,不要太快把自己写进套路中去,你要找新的东西来写。

从政治,到军事,从司法到教育,再到医疗,很多领域我都被锻炼,或者说被塞去顶位了。为什么到离开之际我没有抱怨当中经历的转换之多,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终将离开,如果可以感受更多的可能性,那是我的幸运。

又或者说,是这样的转换,让我体会到了我的可塑性之强。有人可能会说“新闻无学”,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你懂得“门道”,你的采访、你的对话才能有价值。记者不是速记员,记者有思考,才叫记者。但我认同的是,就算不是“行家”,多一分准备再去现场,那总没错。机会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成果:付出+思考

回想起自己的作品,并没有太多好坏之分。并不是说多大的监督报道才是好,那些日常宣传就是不好的。作品的好坏,在我心中只有心血付出多少的区别,至于评价,那就留给别人说去吧。

但是说,经历毫无差别那是假的,我至今都会想起工作中那些珍贵、难得的体验。

我试过站在云贵川藏这样四省交界的地方,那是个鸡一叫,四个地方全都听见的地方。去爬个山窜小道,寻访当年长征走过的痕迹,哪怕有些小镇在70年过后还未有完全开发的痕迹,我却奢望它还能保留得更好一些,而不是下一个丽江、乌镇;

我试过去到广东的最北边、西边,如果只生活在这块发达的珠三角,我可能以为就是全部。去到那些犄角旮旯的乡村,跟江西省的交界地,看当年红军怎么跟国军合作“借道”,实现那么早的“国共合作”;

即使这么短的工作时间里,我还有机会走出国门,去香港上课,去南美采访,去当一回“公务员”……我很难想象,如果不是这样一份工作,这样一个平台,能让我经历得如此多,如此丰厚。

不记得在哪个博物馆,我看到一份1949年的报纸,那个抬头就是我工作的地方,真好,我曾在这样一份延绵至今的纸张里,留下过自己短暂的名字。

我到现在还记得闺蜜当年大学的一个举动,她把自己每一个发表的作品,按时间排序,整理成了一个图表。这是对作品珍视的表现,她不会因为时光流去,而记不起曾经的努力。我也应该这么做的。

那些发表的作品,是幸运的;而那些没有发表的,我也从不遗憾。这也是为什么我依旧相信这个曾经的圣地如今风气并未完全散退的原因。因为身边总有人不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就对笔下的工作有差别。

还记得有个同事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新闻跟宣传的区别很小,但是,事实跟非事实的差别很大。

还有同事直言,环境不好,但是视野格局还是要有。如果为了赚一时的小钱,弄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自high根本没意思。

我遇到很好的编辑,支持我一些偶然冒出的想法背后,去让我做一些本不属于我领域范围内的题目,只是千叮咛万嘱咐我一定要找人陪伴,注意安全。

我也遇到很好的同行,给我一些线索,我试着做出来了,他替我高兴,我没有进行下去,他也不会介怀,依旧愿意再给我提供线索。

我遇到太多这样的人,就算他们舞技再怎么笨拙,舞台再怎么暗淡,他上台就一定是充分准备好,再表演。


离开:感激的话是真的

如果这么好的平台、共事的人,为什么我要离开?其实不少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有些不同部门的同事是偶然得知,主动跟我询问。在我们同一批的人里面,其实我离开算中等时长吧,毕竟在我之前,已经有1/5的人离开了。

原因很简单,工作上的变动确实有,但我更愿意用家庭因素解释,这样可能会好接受一些吧。

三个完全不同部门,不同年龄的同事听到后,接下来的说法出乎意料地相同。他们说,这是对的,这是你的选择;你过的好就行,你要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也知道,难免存在一些亲疏立判的关系,我并不介意。我只是更加明白职场现实罢了,走出那道门,你就不是一家人。但如果亲密程度是靠同一个办公室那道门来衡量的话,那就是租客,不是家人了吧。

看着聊天记录,我把那些暖心的话,都一一截屏保存。有实习生,也有同事,还有领导的。

当然,更多的是那些曾经通过微信发送的工作文件、稿件、各种采访照片,都因为被删除,只留下一个模糊的cache了。这些cache占了我微信近1G的内存。我好像有那么个瞬间,已经完全不知道它们说的是什么了。看来,是时候告别了。过程足够好,就不用太惋惜,不是么。

这一路走来需要感谢的,首先当然是那些校园里的学长学姐,是他们帮我们铺好来时的路,让我们从这个向来被称为“武汉那所野鸡大学”的专业学子,能够进入一探究竟。比赛结果好坏那是另一回事,你有没有机会站在起跑线赛跑,这或许更重要。

然后,是我那些亦师亦友的部分同事们,好的、严厉的、热情的、冷漠的、感性的、奔放的他们,我都感激。如果没有他们,我不会那么顺利从2009年的暑假走到2016年的秋天。足足7年,这是我人生中最最美好,如果不是最最美好,那至少也是最最年轻、敢想、敢做的年纪,它也不会再重来了。

或许很快就要去迎接新的工作了,但我总对自己有信心。因为在60周年的那本册子里,我看到一句话:南方,从来就是方向。我庆幸,我跟着方向,用心地走过了这么一段。

评论
热度(1)
© sf0120 | Powered by LOFTER